准入许可:2022新能源汽车面临两个技术竞争趋势
2022年已经过了一个多月,新能源车市场的现实,是一年前很难想象的。
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,那就是“涨”。从上游的有色金属、能源,到芯片涨价、电池涨价、电机涨价、ADAS系统涨价,再一直延伸到整车涨价。不但价格上涨,而且交货周期很多都达到12周以上。
随机和长周期的气候变化、地缘政治格局改变、新冠疫情、美元放水、激进的低碳能源政策,致使工业基础原料供应被破坏。这个结果迎头撞上新能源车市场需求的大扩张,两者叠加后,诞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超周期全球市场秩序紊乱。
1、动力方案可能改变路径
复杂原因我们不在此讨论,但结果清清楚楚,那就是新能源汽车持续多年的成本下降趋势被打断了。
此前动力电池占据的整车成本份额,和电池本身的绝对成本,都在逐年下降。而这一轮电池涨价,看样子不是局部短缺,也不是季节性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,将影响此后几年的整车市场。
这样一来,会产生三个结果:一是PHEV的权重将上升;二是磷酸铁锂电池更快地扩张;三是碳化硅技术和高压充电技术加速普及。
第一个趋势很清楚,长城柠檬DHT、比亚迪DM-i、广汽“钜浪动力”旗下的绿擎技术、东风马赫动力、北汽魔方DHT等,都在2020年至2021年上马,且迅速扩张市场份额,市场被EV全面接管的势头也被遏制了。
尽管PHEV本身的电池在变大,但成本仍然只及EV电池的1/5或者1/6。而且PHEV因其独有的优点(中大型SUV性能应用和长续航、补能优势),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地位日益凸显,不但有望和EV分庭抗礼(欧洲PHEV和EV销量大致相当),其被EV彻底取代的时间也被大大延后。
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在低配车型实现普及,并因低配车型的绝对销量而实现对三元锂电池的历史性反超。而且,在电池成本压力变得严峻的2022年,磷酸铁锂方案正在向中级车蔓延。
业内把压降中高端电动车电池成本的希望,寄托在4680电池和其他高镍+硅负极电池上。不过,业内对于方壳电池成本下压缺乏信心。这里面有宁德时代强大的历史因素,更与安全性保证条件密切相关。
整车企业和一级供应商,都倾向于“电驱一体化”。这一点,《汽车人》已有专门文章讨论过。而电池变贵显然将压制消费者换购需求,作为补偿,厂商需要更快部署高压快充,让补能更快(相当于提升续航体验)。
这两者都将导致碳化硅技术加速落地,因为后者不但降低能耗,而且在800V高压充电场景下,碳化硅替代IGBT将成为唯一选项。在400V充电,企业也更倾向于碳化硅。
在2022年,换电模式将遭遇高压充电模式严厉的挑战。实践已经证明,在集中充电场景下,换电的补能速度优势被大大削弱。随着品牌保有量上升,换电需要厂商持续进行设施投资。
而高压充电则面临安全性的考验,方壳、刀片(宁德时代推出与刀片竞争的CTP技术)和4680电池,都有希望彻底解决高压充电安全性的问题。
2、智能化的曙光初现
这几年的智能化,整车企业大多围绕E-E架构(电子电气架构)试图实现算力上收。而实际上,上收并不是越彻底越好(即只有一个算力中心)。
如今整车厂做得比较多的方案,是将座舱、智能驾驶和底层功能计算分开。在这一层面,硬件敷设已经基本落位,而软件还处于雏形状态,即便软件能力比较强的整车企业(譬如“蔚小理”和特斯拉),也需要再给2-3年的时间成熟。
在2022年,智能驾驶很可能在实车路试上取得久违的进展。日本和德国已经逐步开放了L3路试。
国内一些企业早已声称这么做了,但缺乏数据支撑,也缺乏权威评价体系(类似于加州“脱离报告”)。这导致了自说自话和舆论在潜意识里不认可。
官方政策不会根据捕风捉影的所谓路试能力,就开放管控。此前大多数路试仍然在半封闭道路上进行,而这些路况与现实路况差异过大,以至于技术迭代缓慢。
在2022年,政策层面可能允许L3到社会道路上测试(可能先划定某些开放道路范围),激光雷达就成了必然的选择。尽管在算法上还有不成熟的地方,但远距离探测和高精度建模需求,仍然依赖激光雷达提供的初始数据。
在2022年,我们将看到激光雷达从“高档车标签”的花瓶地位,走向实际功能性部署。哪一个供应商有能力率先将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压到一套(2-3枚探头+伺服电路+点云融合算法)2000元以下,就可以一跃成为全球头号传感器供应商。
和激光雷达细分行业不知“鹿死谁手”的未定局面不同,视觉方案供应商Mobileye已经近乎实现赢家通吃,拿到了几乎所有海外量产的L2 ADAS方案的订单,在国内也占据了主流地位,优势几乎无法撼动。
而且,Mobileye提出了下一代视觉芯片,面向L3以上的自动驾驶平台,具备兼容多类型传感器的能力。主机厂只要保持对视觉技术落地的追踪愿望,对它的依赖将有增无减。
在座舱的算力硬件方面,倒是存在激烈竞争。AMD(特斯拉)、英伟达(“蔚小理”、奔驰、沃尔沃等)、高通(宝马、长城、奇瑞等),都是重量级玩家,还有野心勃勃但刚刚跻身这一行当的华为。
华为的优势在于身兼核心算力一级、二级供应商的角色,好像也尝试合作造车。
华为战略不够清晰并不是关键,主要在于华为缺乏一个有说服力的整车产品,来证明自己的方案具备完整的商业竞争力。华为亲自下场,在自己看来,其实也是破解这一死循环的必要做法。
此外,国内还有地平线、黑芝麻提供座舱方案,而寒武纪则倾向于智能驾驶方案。
但在2022年,很可能仍然无法在座舱方面看到惊艳的解决方案横空出世。大家仍倾向于继续打磨软件,走渐进式升级路线。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2022年新产品的座舱,和2021年问世的产品,没什么区别。
从2020年起,以电池为主的动力技术日新月异,但受迫于越来越严重的成本压力,正在被塑造为“可持续化降本”的方向。而与智能化紧密关联的座舱和ADAS技术,似乎正在走出长达5年的“隧道期”,实现量产新技术的突破。
相比起来,后者受到全产业链价值扰动的影响低于前者。这是“芯片短缺”成为全行业焦点之后所未能预期到的。